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德豪润达芯片业务的倒下,使LED芯片价格一路下滑

h1654155972.6010 ? 来源:陈年丽 ? 2019-08-02 10:3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有从业者咨询芯片产业真正的拐点何时来临。从个人角度而言,不希望任何一家芯片厂商陷入经营困难,但从当前行业竞争局势来看,未来一定会出现芯片企业倒闭的现象。

果不其然,7月9日德豪润达便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授权管理层推进关闭LED芯片工厂相关事宜的议案》,同意关闭LED芯片工厂,同时授权管理层推进实施,并争取在2019年第三季度完成。

德豪润达芯片业务的倒下,归根结底在于同行厂商产能释放和下游需求放缓,致使LED芯片价格一路下滑,而自身竞争力不足。

最近两年,国内LED芯片行业的市场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行业内的主要厂商大量购买机台扩大产能,新增产能的持续快速释放,导致LED芯片的产能持续过剩,更进一步推动LED芯片价格的持续下跌;另一方面,随着中美贸易争端的持续,2018年开始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增强,LED下游应用端受到房地产的调控和限购,汽车、智能手机和电视等消费市场趋于饱和的影响,市场对LED芯片的需求大幅减少,行业增长乏力。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LED芯片价格下跌超过20%,2019年第一季度再次下跌5%,行业进入产业下行调整周期,截至2019年6月有部分厂商因稼动率不足甚至关停。

兆元光电总经理吴永胜表示:“LED芯片行业是周期性较强的行业,我们先要顺应这个趋势。这个阶段,企业之间的竞争落在成本与技术上,靠的是产品的光效、生产的良率与规模效应,产品粗制滥造、成本不占优势的企业将被首先淘汰出局。”他认为,这是个综合实力的比拼,谁有钱,有规模,有好的管理制度,就可以占据优势。但不是一味地扩张,而是应该适度扩张,恰到好处地养精蓄锐,保存实力。

从某家上游设备企业提供给高工LED的数据来看,目前国内仍有多达21家芯片厂商,理论在产月产能高达1377万(折合2寸片)。面对如此激烈的行业竞争,三安光电、华灿光电、乾照光电等头部企业选择如何破局?兆元光电等芯片厂商又有怎样的应对策略?

三安光电

三安光电作为LED芯片行业的龙头企业,目前其理论月产能超过300万片(折合二寸片)。不过,如三安光电这样的大厂也受到行业冲击,去年营收和净利双降,而这一形势在今年上半年持续。截止今年第一季度,三安光电库存高达29.58亿元。

在芯片行业新周期,三安光电选择持续做大规模、产业升级及加快化合物半导体集成电路步伐等多策略应对竞争。

在规模上,三安光电在业内已经是“独一档”的存在,然而其扩建产能的步伐仍在持续。2017年底,三安投资333亿的半导体相关产业项目还在投建中,达产后年销售收入约270亿元;而且其在武汉投资120亿元的Mini/MicroLED产业化项目也于7月29日开工。

产业升级方向上,三安光电一方面加大智慧照明、植物照明、医疗、渔业 照明与港口照明等高端领域芯片的迭代升级,同时积极推进Mini/MicroLED芯片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另一方面着力打造新兴战略性产业,如VCSEL、集成电路芯片等。

华灿光电

华灿光电,在产能规模上位居国内第二,目前其理论月产能超178万片(折合二寸片)。公司向高端产品发力的战略取得较好的突破,背光、高光效白光及倒装产品销量和收入增长明显,特别高光效产品。

受行业周期影响及中小厂商产能的快速释放,普通白光芯片供大于求,价格出现下滑,对华灿光电的经营造成较大影响。

对此,华灿光电依然选择继续择机提升公司整体产能,不断巩固和扩大公司的规模效应优势,且通过持续研发和加强成本管控,持续降低公司产品成本,提升公司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并且公司正加大力度开拓海外大客户,并积极承接国际产能转移,参与国际竞争。

与此同时,华灿光电不断调整公司的产品结构,重点布局高端产品如小间距 LED 芯片、Mini/MicroLED 芯片、高光效照明芯片和背光芯片等,降低中低端产品的收入占比。另外,公司围绕美新半导体加大传感器领域的投入,不断开拓新产品线如陀螺仪、VCSEL 等,提升传感器业务的收入规模和市场竞争地位。

为增强抗风险能力,公司与上游核心供应商、下游核心客户形成产业联盟,不断扩大公司在行业中的影响力。

乾照光电

乾照光电近几年发展较为迅猛,其月产能从2017年底的50万片快速扩张到如今的120万片。经过几年的产能布局和技术投入,乾照光电已经成长为LED芯片产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随着产能规模大幅扩张、产能增速超越需求增速、厂商库存升高、LED价格持续下跌,产业结构陷入调整。对此,乾照光电也在积极寻求突围之策。

在通用芯片领域,乾照光电采取了规模效应+供应链布局+产业链延伸的策略。产能扩张方面,在乾照光电将继续坚定推行扩产项目,力争成为LED芯片行业排名前三的厂家。在供应链方面,一方面往上游核心原材料延伸,投资/并购相关的原材料供应商,保证核心原材料的供应稳定、安全;另一方面,与下游合作,保证产品销售“出口”。

聚焦高端特色产品和未来显示也是乾照光电的主要突围手段之一。公司加强用于安全监控、 行动装置生物辨识(虹膜、脸部、指纹辨识)、数位医疗(心跳血氧检测)、红外线触控、VR/AR眼动跟踪、车用感测与车用光达、无人机应用等领域的红外线IR芯片等。

与此同时,Mini/MicroLED作为未来显示的重要技术,其产业化后将打开LED芯片发展的另一片蓝海。乾照光电投入战略研发资源,与产业链全面合作,推动MiniLED和MicroLED发展并抢占先机。

乾照光电还将加强二三代半导体领域的探索,促进产业升级。公司将通过投资并购、产业孵化的方式,投资已有优秀企业,吸收优秀人才,加大研发力度,力争在第二、三代半导体领域走在行业发展前沿,引领技术发展及应用潮流。

兆元光电

行业进入新周期,兆元光电却正在“崛起”。作为一家国有控股企业,其大股东旗下拥有上市公司福日电子及其子公司源磊科技,及关联公司两岸照明等,形成了产业链上下整合协同效应。

正如吴永胜所言,行业新周期阶段,企业之间的竞争落在成本与技术上。对此,兆元光电逆势扩张产能。今年7月份,兆元光电LED产业基地二期项目全面量产,预计今年年底达产。据介绍,一期项目10万片/月芯片生产线已经实现全线投产,二期项目将实现外延片总产能68万片/月,芯片总产能68万片/月,其中水平芯片42万片/月,倒装芯片26万片/月。

为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兆元光电董事长陈震东表示,将把推进科技创新放在首位,不断改进工艺,提升产品性能,并致力于持续降低LED制造成本。

不仅如此,公司将继续加大在高压、背光、倒装的研发。与此同时,为赶上小间距技术推进的步伐,兆元光电建立了“微间距LED工程研究中心”,并且已被列入福建省微间距工程研究中心;而且公司还与福州大学合作建设了Mini LED应用联合实验室,协力发展相关技术。

综上四家芯片厂商的“破局”方法来看,持续扩大生产规模及发力Mini/MicroLED成为几家厂商共同的策略。

对于芯片厂商持续做大规模,乾照光电董事长金章育认为,LED芯片行业是一个具有规模效应的行业,如果没有一定的规模就很难去控制成本。他认为,2019年拥有120万片产能的芯片厂商会比较具备成本优势,未来预估有200万以上规模的芯片厂商可能才能在行业中有自己的存活空间。

持续的产能扩张势必会引发市场对于供需关系进一步失衡的担忧。对此,三安光电及乾照光电等厂商普遍认为,供过于求的现象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的通用照明领域。而在高端照明、RGB显示、背光、汽车照明、Mini/Micro-LED等领域,由于技术门槛及行业门槛相对较高,能够符合要求的芯片厂数量相对较少,因此供需关系并未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

或许,这也是芯片厂商扩产的动力之一。对于Mini/MicroLED,芯片厂商显然比较看好。作为显示市场下一阶段产品,未来将为显示产品创造更多的市场溢价空间。不过,Mini LED和Micro LED尚未形成明确的性价比优势,预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led
    led
    +关注

    关注

    242

    文章

    23875

    浏览量

    675461
  • 芯片
    +关注

    关注

    460

    文章

    52616

    浏览量

    442711

原文标题:LED芯片厂商的 “破局”策略【强力巨彩·头条】

文章出处:【微信号:weixin-gg-led,微信公众号:高工LED】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蔚来拆分智驾芯片业务,新公司浮出水面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 / 吴子鹏)日前,有消息人士称,蔚来计划为其芯片业务引入战略投资者,将旗下芯片相关业务整合为独立项目实体。随后,蔚来内部人士向媒体证实,上述消息属实,该独立项目实体目前已完
    的头像 发表于 06-23 03:56 ?5393次阅读

    入选国家级技术清单!中科亿海微感控体SoC芯片亮相“一路”科技成果大会

    近期,科技部会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发布《面向“一路”国家可持续发展技术清单(2025)》,中科亿海微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简称中科亿海微)自主研发的《面向具身智能的感控体SoC
    的头像 发表于 07-17 18:03 ?248次阅读
    入选国家级技术清单!中科亿海微感控<b class='flag-5'>一</b>体SoC<b class='flag-5'>芯片</b>亮相“<b class='flag-5'>一</b>带<b class='flag-5'>一路</b>”科技成果大会

    矿机巨头终止AI芯片业务

    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 6月23日,美股芯片上市公司、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矿机制造商嘉楠科技发布公告,宣布已启动战略重组,将终止其非核心的AI芯片业务单元。此次战略调整旨在聚焦核心业务,即比特币矿机销售
    的头像 发表于 06-25 01:12 ?3234次阅读

    加密货币挖矿领域的创新企业嘉楠科技宣布战略重组 终止AI芯片业务

    挖矿业务以及面向消费者的挖矿产品。作为此次战略重组的部分,嘉楠科技将终止非核心的AI芯片业务单元,该业务单元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年度报告中被描述为“用于边缘计算应用的ASI
    的头像 发表于 06-24 17:30 ?1802次阅读

    LED驱动芯片功能单调光不精准怎么解决?找禾HTR3229支持16×8或15×9阵列的LED驱动

    还在为 LED 驱动芯片功能单、调光不精准、故障难排查而烦恼?HTR3229 LED 驱动芯片重磅来袭,重新定义行业标准!? HTR322
    发表于 05-22 18:21

    DLPA3000的驱动LED的最大电流是6A,是每一路6A吗?

    DLPA3000的驱动LED的最大电流是6A,是每一路6A吗?如果我都RGB 三LED中有一路需要10A,比如G绿色的LED,我将如何设计
    发表于 02-24 08:14

    英伟Blackwell芯片机架出现故障 订单下滑

    Blackwell GB200机架订单。 些客户正在等待改进版本的机架,或者计划购买该公司旧款的AI芯片。 微软最初计划在其位于凤凰城的家工厂中安装至少5万块Blackwell芯片
    的头像 发表于 01-14 15:39 ?462次阅读

    DAC7724为什么会坏一路而不是全部坏呢?

    请教下DAC7724芯片会什么会坏一路啊 而不是全部坏呢 很困扰这个芯片最近老发生此类问题
    发表于 12-30 06:17

    三星或受内存芯片价格下跌影响

    近日,信荣证券分析师Park Sang-wook对三星电子的未来前景表达了担忧。他预测,由于客户库存过剩,三星电子在2025年上半年可能会面临内存芯片价格下跌的挑战。 Park指出,尽管下半年芯片价格
    的头像 发表于 11-27 11:22 ?815次阅读

    消息称商汤推动芯片业务独立

    近日,商汤科技在其成立十周年之际,不仅进行了组织和人才结构的优化调整,还秘密推动了其芯片业务的独立,并成功完成了融资,以进步缓解公司的财务压力。
    的头像 发表于 10-29 11:43 ?926次阅读

    大家好,请教个恒流源芯片并联使用接同LED的问题

    大家好,请教个问题,如果三同款恒流源芯片都设定为1A的输出电流,三并联,然后接同LED,那流过L
    发表于 10-12 09:39

    运算放大器,芯片电阻电容之类的都样,一路能放大信号,另一路就不能,为什么?

    运算放大器,芯片电阻电容之类的都样,但是一路能放大信号,另一路就不能,这可能使什么原因
    发表于 09-23 07:08

    今日看点丨消息称骁龙 8 Gen 4 芯片价格上涨 20.68%;消息称东风本田计划裁员 2000 人

    1. 消息称骁龙 8 Gen 4 芯片价格 240 美元,上涨 20.68% ? 博主 @i冰宇宙 在微博分享则消息:骁龙 8 Gen 4 芯片价格 240 美元(当前约 1702 元人
    发表于 09-09 09:45 ?977次阅读

    静电损坏使芯片时,芯片是如何自救的?

    芯片
    芯广场
    发布于 :2024年09月02日 18:36:41

    SK海力士DDR5芯片价格或将大幅上涨

    近日,据外媒报道,SK海力士已宣布将其DDR5 DRAM芯片价格上调15%至20%,这举动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供应链内部人士透露,此次涨价的主要原因在于HBM3/3E产能的大幅扩张,对DDR5的生产资源造成了明显挤占。
    的头像 发表于 08-14 15:40 ?117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