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关于国产高压IGBT的作用分析

0oS6_华虹宏 ? 来源:djl ? 2019-10-18 08:39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IGBT是由BJT(双极型三极管)和MOS(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作为目前功率电子器件技术最先进的产品,IGBT已全面取代了传统的Power MOSFET,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行业,是电力电子行业的“CPU”。 目前,国外IGBT技术与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中国仍不具备大批量自主生产IGBT的能力。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过程中,明确表示国产IGBT将担当重任。国产IGBT厂商如何发力突破瓶颈?正在崛起的新能源市场是不是新的契机?《华强电子》邀请华虹宏力集成一部研发总监杨继业一起探讨中国IGBT发展之道。

华虹宏力集成一部研发总监杨继业

?????国产IGBT萌芽 新能源汽车是“优渥土壤”

IGBT是能源转换与传输的核心器件,采用IGBT进行功率变换,能够提高用电效率和质量,具有高效节能和绿色环保的特点。目前,传统IGBT市场已经被欧美、日本国际巨头占据,而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对国产IGBT的崛起具有特殊的意义。

有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电动车销量达到200万辆,共消耗了大约9亿美元的IGBT管,平均每辆车大约消耗450美元,是电动车里除电池外最昂贵的部件。其中,混合动力和PHEV大约77万辆,每辆车需要大约300美元的IGBT,纯电动车大约123万辆,平均每辆车使用540美元的IGBT,而大功率的纯电公交车用的IGBT可能超过1000美元。

杨继业认为,新能源汽车既是节能环保的迫切需求,也是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突破口。IGBT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源系统中的核心器件,将随之迎来绝佳的发展机遇。第三方调研机构数据显示,纯电动汽车(EV)半导体元器件用量达到673美元,相较传统汽车半导体用量的297美元增加了127%,其中大部分新增用量是功率器件。

据杨继业介绍,在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至2020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年生产能力将达200万辆,等效为8英寸IGBT晶圆年需求100万片。受惠于新能源汽车及其配套设施发展,预计到2020年,中国IGBT销售额将达近200亿元。可见,新能源汽车带给国产IGBT的发展机遇不言而喻。不过,目前国产IGBT产业链的搭建还不够完善,与国际巨头的技术差距仍较大。

杨继业告诉记者,我国功率半导体与国外IDM厂商相比在设备投入上还有待加强,在器件设计、工艺技术方面仍有差距,供应链也不够完善。究其原因,一是作为后进者,国内IGBT缺乏时间考验来建立品牌效应;二是IGBT国产化的进程开始得相对较晚,而且当时,市场应用前景还不太明朗,终端应用方案商对于推动IGBT技术国产化的意愿并不强,一直以来就只有少数几家国外老牌的专业IGBT厂商占据着这一市场。从制造水平来看,华虹宏力场截止型IGBT(Field Stop,FS IGBT)技术参数可比肩国际领先企业,但想要全面提升国产IGBT实力,还需要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的全面参与和共同努力。

高压IGBT小有突破 国产化替代初步开启

业界人士均晓,IGBT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按照电压规格大致分为三个级别,一是600V以下,如数码相机、汽车点火器等;二是600V到1700V,如白色家电、新能源汽车、太阳能逆变器等;三是1700V-6500V或以上,用于智能电网、轨道交通、风力发电等。目前,我国在不同的级别均有一些突破,国产化替代逐步开启。

目前国内有中车时代电气、比亚迪、华虹宏力、士兰微等厂商在开发IGBT技术,电压涵盖了600V-6500V。其中,华虹宏力 600V-1200V Trench FS IGBT技术已经稳定量产且性能达到国际主流水平,1700V以上产品也已经陆续通过了技术评价工作,进入小批量试用阶段。针对600V到1700V的消费类市场和初步工业类市场,国产IGBT已通过大量IGBT器件的稳定应用逐步建立了品牌效应,有能力实现国产化替代,如格力、美的、九阳等主流家电产品中都有华虹宏力的IGBT模块。而针对汽车级IGBT产业,国内企业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华虹宏力也正全力研发新能源车用IGBT技术。

杨继业认为,车用半导体对可靠性都有着极高的要求,期望寿命在20年以上。应用于汽车的IGBT要满足上万次甚至百万次的功率循环要求,还需在不同的环境和气候下正常工作。若要保证车用IGBT模块的性能和可靠性需求,还要配合先进的封装结构和技术。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1)开关损耗需降低,使马达变得更小型、更轻巧,同时还需要在15-20KHz的频率范围(传统为5-10KHz)工作。(2)减小寄生电感、电阻和热阻,传统打线可改善为烧结组合;(3)汽车作业温度最低可达-40度,因此IGBT和二极管的BV需耐至更低温度;(4)降低成本,重量及尺寸大小。

除了要解决车用IGBT高可靠性问题之外,减薄工艺、背面工艺是大功率器件特有的技术难题,这同样是国内IGBT制造厂商的发展瓶颈。杨继业认为,由于薄片(60-120um)与普通产品(720um)相比的硅片形变(翘曲)非常严重,一开始只有极少数国外的设备厂商才能提供能够实现薄片加工的专用设备。面对此现实情况,华虹宏力开始梳理、研究薄片背面加工的突破口,利用现有正面加工设备的框架,自行设计一系列软硬件改造,最终实现了利用在原有正面厚片离子注入设备上进行背面薄片离子注入的功能。

据记者了解,在02专项的支持下,华虹宏力陆续引入了Taiko减薄,实现了Wafer减薄能力从120um到60um的飞跃,成功配置了一整套IGBT超薄片背面工艺/测试生产线。目前,华虹宏力拥有国内最全最先进的全套IGBT背面制程加工能力。其代工生产的600-1200V FS IGBT,无论是导通压降、关断损耗还是工作安全区、可靠性等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大厂的垄断。

总而言之,在IGBT关键技术和工艺上国内厂商仍面临不小的挑战,特别是在减薄工艺、背面工艺等大功率器件技术难题上,仍要经受巨大的设备投入和技术成熟度考验。不过,在政策利好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促进下,国产IGBT的春天已经到来了,在消费类市场和初步工业类市场逐步形成了对国际巨头的替代,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已开始布局,这是一个向好的趋势。

杨继业认为,在政策上,国家意志正推动半导体产业的崛起。作为轨道交通、绿色能源中关键的功率半导体器件,IGBT得益于政策支持将获得快速发展。目前,国产IGBT技术已经完成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及市场耕耘工作,首先会在民用消费类及初步工业类市场有突破性的发展,然后进入到新能源汽车领域,毕竟,中国是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国内厂商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正如杨继业所言,国内IGBT厂商优势独具。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到2020年,我国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要达到200万辆,累计销量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充电桩要达到450万个,充电站达到1.2万座。IGBT模块作为HEV/EV、充电桩的核心部件,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新能源
    +关注

    关注

    27

    文章

    6285

    浏览量

    110296
  • 三极管
    +关注

    关注

    145

    文章

    3661

    浏览量

    125155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5

    文章

    29156

    浏览量

    242342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扬杰IGBT七单元模块:全封装矩阵平替进口,重构国产化功率器件新生态

    国产化破局 重构功率器件生态 IGBT Localization 在全球供应链震荡与国产替代浪潮中,扬杰科技推出七单元IGBT全封装解决方案,以六大封装矩阵精准对标国际品牌,实现“零改
    的头像 发表于 05-30 11:50 ?297次阅读

    IGBT模块吸收回路分析模型

    尽管开关器件内部工作机理不同,但对于吸收电路的分析而言,则只需考虑器件的外特性,IGBT关断时模型可以等效为电压控制的电流源,开通时可以等效为电压控制的电压源。下面以下图所示的斩波器为例提出一般
    的头像 发表于 05-21 09:45 ?609次阅读
    <b class='flag-5'>IGBT</b>模块吸收回路<b class='flag-5'>分析</b>模型

    电机控制中IGBT驱动为什么需要隔离?

    结构与双极性晶体管特性的复合型功率开关器件,兼具功率MOSFET的高速、高输入阻抗与双极性晶体管的低导通电阻性能。这使得IGBT高压、大电流功率变换应用中成为主要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在电机控制器中,IGBT的主要
    的头像 发表于 04-15 18:27 ?513次阅读
    电机控制中<b class='flag-5'>IGBT</b>驱动为什么需要隔离?

    IGBT模块大规模失效爆雷看国产SiC模块可靠性实验的重要性

    深度分析:从IGBT模块可靠性问题看国产SiC模块可靠性实验的重要性 某厂商IGBT模块曾因可靠性问题导致国内光伏逆变器厂商损失数亿元,这一案例凸显了功率半导体模块可靠性测试的极端重要
    的头像 发表于 03-31 07:04 ?534次阅读

    中国电力电子客户不再迷信外资品牌的IGBT模块和SiC模块

    中国电力电子客户逐渐摆脱对国外IGBT模块(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和SiC功率模块供应商的依赖,转向国产替代产品IGBT模块和SiC模块,这一转变是技术、市场、政策和信任危机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3-28 09:50 ?396次阅读

    中国电力电子厂商创新之路:采用国产SiC模块全面取代进口IGBT模块

    国产碳化硅(SiC)模块取代进口IGBT模块,是当前电力电子系统创新升级的核心路径。这一趋势不仅是技术迭代的必然结果,更是政策引导、供应链安全需求与产业升级共同作用下的综合选择。以下从技术、产业
    的头像 发表于 03-21 08:19 ?462次阅读

    国产SiC模块如何应对25年英飞凌富士IGBT模块疯狂的价格绞杀战

    这场价格绞杀战。以下从市场竞争背景、国产SiC模块的应对策略及未来展望展开深度分析: 倾佳电子杨茜致力于推动国产SiC碳化硅模块在电力电子应用中全面取代进口IGBT模块,助力电力电子行
    的头像 发表于 03-21 07:00 ?569次阅读

    高频感应电源国产SiC碳化硅模块替代英飞凌IGBT模块损耗计算对比

    倾佳电子杨茜以50KW高频感应电源应用为例,分析BASiC基本股份国产SiC模块替代英飞凌IGBT模块损耗计算对比: 倾佳电子杨茜致力于推动国产SiC碳化硅模块在电力电子应用中全面取代
    的头像 发表于 02-10 09:41 ?485次阅读
    高频感应电源<b class='flag-5'>国产</b>SiC碳化硅模块替代英飞凌<b class='flag-5'>IGBT</b>模块损耗计算对比

    高频电镀电源国产SiC碳化硅模块替代富士IGBT模块损耗对比

    倾佳电子杨茜以50KW高频电镀电源应用为例,分析BASiC基本股份国产SiC碳化硅模块替代富士IGBT模块损耗对比: 倾佳电子杨茜致力于推动国产SiC碳化硅模块在电力电子应用中全面取代
    的头像 发表于 02-09 20:17 ?630次阅读
    高频电镀电源<b class='flag-5'>国产</b>SiC碳化硅模块替代富士<b class='flag-5'>IGBT</b>模块损耗对比

    IGBT导热材料的作用和特性

    ,影响其性能和可靠性。因此,IGBT的热管理成为保障其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导热材料在IGBT的热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详细探讨IGBT导热材料的作用、种类、特性以及应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2-03 14:27 ?798次阅读

    高压栅极驱动器的功率损耗分析

    高频率开关的MOSFET和IGBT栅极驱动器,可能会产生大量的耗散功率。因此,需要确认驱动器功率耗散和由此产生的结温,确保器件在可接受的温度范围内工作。高压栅极驱动集成电路(HVIC)是专为半桥开关
    的头像 发表于 11-11 17:21 ?1043次阅读
    <b class='flag-5'>高压</b>栅极驱动器的功率损耗<b class='flag-5'>分析</b>

    中国IGBT芯片细分应用领域分析 高压IGBT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具有高输入阻抗、低导通压降、高速开关特性和低导通状态损耗等特点,在较高频率的大、中功率应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目前IGBT已经能够覆盖从600V-6500V的电压范围,按照使用电压的情况,IGBT可以分为低压、中压和
    的头像 发表于 11-08 11:30 ?2797次阅读
    中国<b class='flag-5'>IGBT</b>芯片细分应用领域<b class='flag-5'>分析</b> <b class='flag-5'>高压</b><b class='flag-5'>IGBT</b>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高压断路器在高压电路中起控制作用的原因

    高压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设备,它在高压电路中起着控制和保护的作用高压断路器在高压电路中起控制
    的头像 发表于 09-26 10:35 ?1809次阅读

    创新国产PSM高压电源控制系统,推动核聚变科技新突破

    面对日益加剧的能源消耗问题,核聚变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清洁能源,其研究与开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压脉冲电源在核聚变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必须具备高电压、强电流、快速响应和精准控制等特性,以适应
    发表于 09-18 10:56

    晶闸管与IGBT的性能分析

    晶闸管(Thyristor)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IGBT)作为电力电子领域中的关键器件,各自具有独特的性能特点和应用场景。以下是对两者性能的详细分析,内容涵盖工作原理、电气特性、应用优势及局限性等方面
    的头像 发表于 08-27 14:09 ?429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