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食品安全、传染病、心血管疾病和肿瘤诊断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互联网+”的快速成长,简便快速、小型化、高灵敏度的Point of Care Testing (POCT)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尽管POCT行业和技术发展迅速,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免疫试纸条仍然是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POCT检测产品,在疾病诊断、食品安全、动植物疫病、环境污染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免疫试纸条普遍存在灵敏度低、检测靶标单一的问题,因此主要用于蛋白分子的检测,较难满足核酸快速检测的高通量需求。
最近,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赵祥伟教授课题组利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编码纳米标签结合DNA微阵列在一个试纸条上实现了11种呼吸道感染(RTI)病原体DNA的快速高灵敏度检测,相关研究成果于2019年6月7日在线发表于《Theranostics》杂志。该研究将亚甲基蓝(MB)和尼尔蓝(NBA)染料分子封装在银核金壳间隙制得的两种SERS编码纳米标签(AgMB@Au和AgNBA@Au)分别与RTI病原体DNA检测探针偶联用于金标垫包被,然后在常用试纸条硝酸纤维素(NC)膜上构建2×3的检测点微阵列,每个检测点固定2种病原体DNA捕获探针。反应后,通过采和解码检测点的拉曼信号即可实现对11种RTI病原体DNA的定量检测,检测时间仅20min。得益于NC膜的多孔结构和SERS纳米标签的超高灵敏度,这种方法对RTI病原体核酸的最低检测限(LOD)低于0.041 pM,检测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 pM-50 nM,覆盖了5个数量级,有望大大促进RTI的快速筛查,提高临床的诊疗效率。
市场常用NC试纸条宽度在3mm左右,且为多孔结构,高密度微阵列制备难度较大。该方法通过SERS编码纳米标签实现了一个检测点上多个DNA靶标序列的同时检测,有效降低了微阵列密度,解决了试纸条核酸检测的低通量问题,从而创新性的结合了试纸条、DNA微阵列以及SERS编码纳米标签的优势,具有成本低、通量高、速度快等优点,为试纸条的高通量快速核酸检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该研究是赵祥伟教授课题组前期研究工作(Biosensorsand Bioelectronics, 2018, 106: 204-211, Sensors& Actuators: B. Chemical, 2018, 277: 502-509)的进一步拓展,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这种高通量检测试纸条为POCT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疾病诊断、检验检疫和环境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DNA
+关注
关注
0文章
244浏览量
31662 -
探针
+关注
关注
4文章
219浏览量
21089
原文标题:东南大学就快速高通量核酸检测试纸条研究取得新进展
文章出处:【微信号:MEMSensor,微信公众号:MEM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开源获奖案例】AI智能交互新方案:基于T5L智能屏的AI DeepSeek大模型

高通量卫星物联网终端赋能电力巡检:云翎智能如何破解偏远电网监控痛点

禾赛科技联手群核科技,打造高精度机器人仿真训练新方案

震有科技中标高通量卫星地面网络核心网项目
光伏电站智能运维高效管理新方案

高通量玻璃微流道反应器
2024 Arm Tech Symposia圆满落幕,思尔芯创新方案备受瞩目

高通量生物分析技术之微流控芯片
智芯公司双模分钟级数据采集创新方案取得显著成果
中兴通讯展示创新方案与实践成果
谷景电子电感新方案助力电梯行业降本增效
上海光机所提出基于空间啁啾实现相干合束焦斑改善新方案

评论